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普通人说不清周恩来重病毛泽东为何没到去探望





 



毛泽东与孟锦云



 


周恩来与毛泽东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74年12月毛泽东81岁寿辰时。此后一年多周恩来一直重病住在北京的医院,同城的毛泽东再也没有见到他。这两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边,一直是人们感到不解的。多年来人们一直从良好的心愿来解读这件事情,他们感到这种结局是凄婉而苍凉的,因此多从毛泽东身体的原因来解释。其实那也只能是一种猜测。看到用自身揣测来替代重要史实的做法,人们不免感到好笑。


早在二位老人健在的时候,民间就流传一首诗,称毛泽东在长沙与周恩来会见,毛泽东赠词给周恩来:“父母忠贞报国酬,何曾怕断头?而今祖国红遍,江山谁守。业未终,鬓已秋,驰骋忧。你我之辈,忍将夙志付东流。自古忠臣多逆子,惟有宝黛入神洲。”
人们读到“你我之辈,忍将夙志付东流”都感到两位老人对身后局势的担忧。其实,这肯定是是一篇伪作,就冲“而今祖国红遍,江山谁守”就可以断定这不是毛泽东的语言。尽管毛泽东在心中要让中国变得“红彤彤”,但什么时候见过毛泽东用过“祖国红遍”这样浅显的红卫兵式的语言?


后来有人甚至编造毛泽东到医院看望垂危的周恩来心情沉重、泪流满面,还登载在严肃报刊上,闹的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的后半生》一书中引用,被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信以为真,这种善意的胡编乱造与恶意的牵强附会一样可恶。


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毛泽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见周恩来,对局外人来说也仅仅是自己的结论。关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我们都没有发言权,真正有发言权的是毛泽东的医疗组,但更有解读权的是毛泽东的秘书与护士张玉凤、孟锦云,因为他们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直到给老人送终。连江青也不常见毛泽东,因为她想见也要通过张玉凤。


从张玉凤、孟锦云的零星回忆录看,毛泽东的身体还不至于不能坐轮椅,1976年4月,在周恩来逝世后三个月,毛泽东还接见了巴基斯坦总统布托。根据很有价值的孟锦云回忆录(郭金荣整理),1975年12月26日毛泽东中南海家中很高兴地给自己过了一个生日,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领导人空运过礼物给毛泽东生日凑热闹。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纳也来了,而江青也只是在这样的场合有缘见到毛泽东。生日上毛泽东讲了不少话,而且思路清晰、充满幽默,仅举一例,当毛泽东面对女儿、张玉凤、孟锦云磕头祝寿的时候,他说:“记得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母亲常带我去庙里烧香拜菩萨。那时候我比你们现在小多了,我很信神,一边给菩萨磕头,一边嘴里边念叨边要菩萨保佑。你们今天给我磕头,我不是成了神了,你们也让我保佑吧……祝长命百岁比万寿无疆好,能长命百岁就不错了,有几个能百岁呢?”


这个生日距离周恩来去世还有13天。如果毛泽东想去见一面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毛泽东为什么没去医院探望周恩来,周恩来逝世毛泽东为何不参加追悼会,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下结论的。


30多年前华国锋、叶剑英粉碎四人帮,对于追究毛泽东文革责任的诉求四起,但为了维护稳定,中央不能同意。小平同志复出后,社会上甚至党内要求追究责任的也不少,小平同志说过,关于毛泽东,这一代人说不清可以下一代再说。


一个时代过去了,依然没有说清……历史常常就是这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