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从“瑞源无赖”到“至尊领袖”




所有商品全部免费,机会不要错过呀 http://daybbs.cn/mianfei.htm


蒋介石走上政治舞台的权术论          


 


 


 


 



论文摘要:   
 时势造英雄,纵观历史风云人物,们可以感受到英雄人物们有着共同的时代个性和独特的任务特性。如蒋介石,希特勒,拿破仑。这些任务都曾在历史的政治舞台上唱过“主角”。本篇论文致力于对中国现代史的人物—蒋介石如何走上政治舞台进行简略分析,来说明蒋介石人物魅力之所在。该论文以介绍蒋介石类的书籍为参考,可能有观点相对峙之处,如有不合理之处,请多指教。



                 
蒋介石

(1887~1975)

    
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名中正,字介石,学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

    
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9月任第二次东征总指挥,率部歼灭了陈炯明残部。1926年3月制造“中山舰事件”,5月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人。随后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人部部长等职。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任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在工人农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光复湘、鄂、赣、闽四省,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蒋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并在各地“清党”,从而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多次军事“围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经中共代表团参加谈判,蒋被迫接受联共抗日条件。抗日战争期间,在蒋统率下,中国军队先后在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长沙、南昌等地作战,阻滞了日军的疯狂进攻。但由于蒋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致使中国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撕毁国共停战协定,调160万正规军,于1946年6月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人民解放军有力反击下,头8个月被歼72万人。1947年3月改为集中兵力向解放区东西两翼的陕北、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蒋被迫于1948年1月和8月先后采取分区防御和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1948年9月起,国民党军主力在解放军接连发动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被歼灭。蒋遂于1949年1月宣告“引退”,仍在幕后指挥,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谈判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遂乘胜进军,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于12月败走台湾省。1950年3月在台湾“复职”重任“总统”,此后一再连任4届,并连续当选国民党总裁。他以“三民主义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相号召,维系他在台湾的统治;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他反对“台湾独立”、“国际托管”和“两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故。


 


 


 


 


 


正文内容:(一)门汉之“篡权术


 


(1)寻找靠山,青云直上



         



蒋介石出身于浙东没落的盐商家庭,9岁是父亲病逝,母亲王采玉守寡16年。蒋介石没有任何背景,以致东渡求学无成,回国投靠革命无功,在万分痛苦中,娶亲昏昏度日,以烈酒和女人消磨时光。。。。。但是,从1922年后,在短短的几年中,他趋炎附势,潜心专研,步步为赢,终于夺得了国民党的政权和军权,迅速成为中国政治风云的新军阀。毫无疑问,在群雄逐鹿的革命年代,蒋介石篡夺权利的手段是一流的。



1905年,蒋介石在宁波剑金学堂就读期间,阅读了《孙子兵法》,受到同情革命的老师,顾清廉的影响,蒋介石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并决心去日本留学,第二年冬天,蒋介石踏上登日的海轮。到日本后,蒋介石学习日语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仕途上的恩师—陈其美。在日本期间经过陈其美的推荐,蒋介石加入了孙中山成立的同盟会,并且在回国之后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当时的中国大权由袁世凯所掌控,陈其美的革命行动遭致了袁世凯的杀机,不久陈其美被害,袁世凯随即发起了对蒋介石的追拿。袁世凯死后,追拿令成为一纸空文,但蒋介石此时已经失去了靠山。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之后,又开始了寻找靠山的征程,不久,他把投靠对象面向了孙中山。蒋介石能够与孙中山结识得益于陈其美,但蒋介石真正投奔孙中山是凭己力。陈炯明叛乱时期,孙中山脱险后,在永丰舰避难,这个时期蒋介石倾尽为孙中山效忠,并与其相伴,使得孙备受感动。1922年11月27日,蒋介石面对托罗斯基,临别赠言“忍耐和活动缺一不可”,蒋介石如获至宝。因为忍耐可以应用与革命强大的时候,活动可以应用于有机可乘的时候。如苏考察回国之后,蒋介石的革命之词受到了孙的赏识,蒋介石踌躇满志,可谓事业有为了。


 


(2)逢机进谗言,欲除之而后快


 



蒋介石在陈炯明叛乱期间,常常运用以退为进的手法作秀,使得孙对蒋信任至极。每当蒋介石要“拂袖而去”,孙都全力规劝,对待孙中山的和颜相劝,蒋往往采取这三部曲



1:首先陈述自己被迫去职是受小人妒忌和排挤,自己的所有努力并非争权多势,一再声称“和则来,不和则去”的原则。


2:针对时局,相孙提出建议,表示自己虽然去职,但仍信息革命事业,使得孙感觉到人才可贵。


3:表示自己要勉为其难,剔除一切个人之事,服从孙的安排,表示对孙的绝对忠实。



陈炯明的叛乱不得人心,同时也是蒋争权的一块心病。蒋以此为借口,大造舆论,多次致电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一时间,谣言四起:“孙已经决定逮捕陈炯明,剥夺其职位,驱逐陈炯明。以致反陈成为街谈巷议的重要话题。陈的被动给蒋的升职带来了玄机,这也是蒋进谗言所要达到的效果。


 


(3)地位稳定,进一步夺取权力,实现党,政,军权集于一身。


 



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是蒋为实现自身目的的又一大成功。在蒋介石的一一手导演下原在国民党中央任部长的共产党员全部被撤职,由于汪精卫已经离职去国,蒋所推荐的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长和中央常务委员长都是自己身边的亲信,这样,国民党右派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就这样,蒋垄断了国民党,北伐军国民政府所有的大权,由此代替汪精卫,成为国民党的一号人物。



         



        
(二)政治新星之“固权术”



             


(1)打击对手,反共榨民,以讨帝国欢心。



            



 作为一颗政治新星,蒋介石集国民党党权,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目标完成以后,必须要稳固政权,不然手中的权力可能随时丢失。蒋采用炮弹,肉弹,银弹三弹齐放,或威胁恐吓并举,或投靠列强,令任瞠目结舌。



             
扼杀中国革命运动,是国民党各派反动势力的共同要求,他们都把发共作为自己的政治态度以及论功行赏的砝码,对蒋来说,这更是打击对手的重要手段。蒋介石在扼杀革命者,收刮民脂方面,可谓是凶暴强横,但却在帝国主义面前卑躬屈膝。蒋之的所作所为博得了帝国主义的欢心,于是各国大使纷纷与国民政府碰头交往。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列强,南京政府有时竟然替帝国主义辩护,大肆污蔑南京军民的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同一天,蒋对报界发表外交谈话:“如欲完成北伐,必先外交障碍”,打出一个与“攘外必先安内”的招牌,蒋的论调及其符合帝国主义的胃口,使得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任务蒋是他们最佳的在华代理人。



             


(2)深化孙中山,实为别有用心,推崇自我。



             



孙中山的葬礼是蒋展示自己的重头戏。这次下葬,倾动全国。蒋介石为增强宣传力度,特请旅居欧洲的宋庆龄回国参加葬礼大典,宋处于蒋对孙的无限忠心之情,回国参加了奉安,但宋拒绝参加奉安以外的活动,与蒋泾渭分明,使得蒋的这场“盛会”的欺骗本质减色不少。蒋一面搞奉安,一面造舆论,声称自己是孙的继承人。而对汪精卫和胡汉民等人采取轻视态度,认为他们意志薄弱,不能担此重任,这一席话道出了深化孙中山的全部奥妙。



             



        
 (三) 独裁者之“专权术”



            


(1)循序渐进,全方位实现独裁,成就专权统治。



             
在实现集权的道路上,他与任抗斗,倒汪抗胡,既拼实力,有玩诡计,巧用矛盾,秘密交易,兵不血刃。他套用法西斯的思想,愚弄人民,钳制舆论,对拒绝听命与他的任给予无情打击。



             
与蒋介石独裁集权相适应,党政关系必须也又要明确的关系和原则



     
        其一:中央采取以党统政的形态。



             
其二:升及特别市采取党政相连的形态。



             
其三:县市此案去党政融化的形态。



             



1943年8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去逝。13日的选举蒋介石以绝对优势,成为了独掌军政大权的独裁者。。他的一党专制,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位一体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维护着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2)利用CC派,特务统治



             
为巩固蒋的独裁统治,屠杀共产党员及排除党内异己,蒋扩大原来的“浙江革命同志会”,在南京团结亲蒋力量,形成了CC派。CC派的活动有一下几项:



             
其一:主持各级“清党委员会”



             
其二:建立“设计委员会”



             
其三:设置“反省院”或“感化院”



             
其四:在各组织中进行“党团运用”



             
其五:控制各级邮电检查机关。



             
所谓CC,实际上就是蒋介石个人专权的工具,既是蒋介石法西斯专权的表现,又是他为实现个人的法西斯的意识形态服务的。


 


四:综述



   



蒋介石与拿破仑不同,他不是一个军事家,他的功绩主要不是依靠军事上的辉煌战果。蒋介石虽然接受过正规军的教化,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倚重的军事将领,但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几乎无一不是以战争失败告终。无论是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还是在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抗战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讲,他都是个输家。


   
蒋介石也不同于希特勒。他没有自己的政治哲学理论,也不擅长用狂热的演讲来蛊惑人心,虽然他与希特勒有着勃勃野心,但蒋介石没有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风起云涌、纵横激荡的动人经历,更没有扫荡大洲,激起世界狂澜的本领。


   
终究说来,我认为蒋介石是一个权谋家,他从一个“瑞源无赖”发展成为民国总统,正是这种身份的剧变,是他拥有权术头脑的充分展现。


 


 


 


 


 


 


 


参考资料:《青年网刊》——2006年第二期



                


《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作者:文思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蒋介石玩权术》——作者:陈冠任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